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愚行錄



  人生為什麼會如此艱難?

  難道是因為不論男人女人都是傻瓜的關係嗎?

  難道是因為我們一輩子都在做蠢事的關係嗎?

  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,卻在一夜之間慘遭滅門。一年之後,死者夫妻的鄰居、朋友接受訪問,談起這樁始終未能偵破的案件。從他們談話裡,案件細節和被害者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。這對眾人眼中的理想夫妻和一對可愛的孩子,到底為什麼會遭到殺害?

  在那些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是否隱藏著這個問題的答案?

  或者僅僅只是說話的人自身愚行的反射罷了?


  真是具有挑戰者精神的寫法。

  我們都知道,要讓故事中的角色鮮明就要讓他的表現一致,比方說
 為惡就要讓他無惡不做,惡至最深處,為善就要讓她悲天憫人,如聖
 母救世,如果要寫出點深度,就在標籤上添加上其他顏色,像是為惡
 要有不得已的原因,譬如說苛稅是為了強化國防對抗敵國的入侵,又
 或者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善人會選擇自己的孩子而放棄他人的
 渴求。

  但,這個故事卻超越了單純而鮮明的角色以及有心理轉折而產生深
 度的人物,其利用六個短篇六個受訪者闡述的角度,如同鏡子反射一
 般,以受訪者的憧憬、慾望、缺陷等不足映射出田向夫妻為人處世的
 各個面相,像是會義務不求回報幫學妹擺脫跟蹤狂的他,也會因為畢
 業求職的門路而對女方卑躬屈膝,像是會幫上京的小姑娘打扮取得自
 信的她,也會兼職老鴇讓同學淪落,種種為善為惡的行為組合成一個
 複雜的人。

  也因為極度的將焦點放在主角的各個人生面相,主線,也就是誰是
 殺死這對夫妻全家的兇手的推理過程就全被放掉了,僅有最後兇手自
 述為何行凶,有點像是安撫讀者而呈現的自爆點,兩者的連接點不夠。

  總之,大篇幅的描寫跟最後真相不夠密集,呈現的是缺乏故事目的
 的平淡人生,不夠緊湊的足以讓人不忍釋卷,可惜了作者極有挑戰者
 精神。

  題外話,在網路翻找文章時,大量的都是電影的感想,從這邊看,
 似乎改善了這項缺點,以「階級」差異為描寫中心,帶出兇手一路想
 往上爬卻不得其門而入,甚至被人狠狠踢一腳而淪落的慘況,將焦點
 由被害人移往兇手,帶出其動機,最終呈現真相,這樣的逐步朝真相
 邁進的主線描寫,比篇幅擁擠在被害人身上明確多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