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

約定的夢幻島 動畫感想


  行百里者半九十,結尾實在是重中之重,前面十一集固然是相當優
 秀的故事,但逐步累積的情緒在最後爆開,曾經的壓抑反而讓故事整
 個往上昇華,不禁令人擊節叫好。

  前面,是善惡兩分的世界,現在的人類是鬼所圈養的食物,為了確
 保食物的品質,要讓食物在還沒有變成食物之前,以快樂的心情存活
 著,於是名為孤兒院實為農園的機構誕生了,負責人便是向鬼獻上忠
 誠的人類,她,被小朋友們尊稱為媽媽。

  故事的起點便是主角們發現了這個秘密,於是瞞過監視的媽媽,並
 拉攏同伴、觀察地形、準備資源、趁隙逃脫便是接下來的發展,而與
 之交手的媽媽除了握有龐大的資源外,也曾經跟主角是同一類人,因
 此,誰能在對方沒注意到的心理暗處行動便是鬥智的勝利。

  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諜對諜,但最後,面對封閉農園的巨大懸崖峭
 壁,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選擇才是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衝擊,身為主角
 的艾瑪一行人自然是不意外的跨越,朝著光明而去,但留在黑暗中的
 媽媽,看著這似曾相識的一幕,卻選擇了前任媽媽遞出的橄欖枝而苟
 活下來的自己,不知內心是否圓滿了一點?


  都曾經看著心愛的戀人變成鬼的盤中飧、也曾經感受到懸崖峭壁帶
 來的絕望、也曾經遞出了向鬼獻上忠誠的橄欖枝,只是最後的選擇不
 同,驕傲與獻媚、拒絕與妥協、不安的新天地與受控制的生活,主角
 「艾瑪」很好的演出了希望,但更好的是襯托出媽媽「伊莎貝拉」的
 矛盾,有著對孩子們的愛情,也有著將他們作為食物獻上的無情,是
 這個瘋狂世界的縮影,她人生的跑馬燈有著畫龍點睛之妙。


  推薦給所有喜歡好故事的觀眾。

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

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4:初冬、蝴蝶、消失的少女



  「幸好妳離嫁人還有段時間,那麼就慢慢回憶、慢慢尋找,在謎底揭曉前,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。妳知道嗎?『費馬最後定理』可是懸宕了360年才得到完美證明。」

  北海道的雪從十一月底開始下,旭川正式邁入漫長的冬季,正太郎與櫻子小姐的關係也暫時停擺。就在這時,正太郎接到鴻上百合子的電話,想委託櫻子小姐調查阿姨家的貓離奇死亡的真相……

  某個午後,鴻上在紅茶館巧遇櫻子小姐,兩人因此熟稔起來。鴻上的奶奶生前曾說過,當鴻上出嫁時,要送她一幅爺爺的畫,可惜這個答案已隨奶奶逝去永遠塵封。三幅畫裡都藏著珍貴的回憶,櫻子小姐能猜出是哪一幅,代替奶奶把祝福傳給鴻上嗎?

  秋日將盡,正太郎和櫻子小姐趕在下雪前到森林進行田野調查,導師磯崎也跟他們同行。來到郊外,一行人竟看到本該消失在十一月的黑蔭蝶正在吸食野兔的屍體。蝴蝶彷彿捎來不祥的預感,磯崎隨後接到電話,得知過去曾教過的一名女學生失蹤了!在兩人的追問下,磯崎緩緩道起往事……秋去冬來,十一月的蝴蝶將揭發過去的懸案!


  與改編的動畫相較,雖然有九成以上的內容類似,但差在一個角色
 的塑造,讓整個氛圍都不一樣了,花房老師,定位姑且可說是本故事
 的莫里亞蒂教授。

  與第四集最末才有花房老師的形象出現的小說不同,動畫在改編時
 有更多未來的事件可供參考,於是提早他的登場,在諸多事件中營造
 出一個黑幕,推動死亡的愉快犯,主角櫻子不斷的破解謎題的當下,
 也等於鋪下他登場的臺階的高度,尤其本篇的動畫版,藉由動畫直接
 的畫面傳達,邪氣與被他吸引的高中女學生的無垢,混合出沈重的美。

  而小說,有北海道的家常美食、廣大無垠的自然,更重要的是,隨
 著事件的累積,讀者跟正太郎習慣了白骨、習慣了屍體後,好像就少
 了那麼點噁心的味道,於是形成了輕鬆感覺的推理,花房老師的登場
 比較像是出現了系列的大魔王,給故事一個完結的方向。

  算是因為媒體的不同,各自取捨之下,有各自的風味。

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



  魚說:「只因為我活在水中,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。」我們都像是活在水中,流著他人看不見的眼淚……
  
  事情發生時,葉秋生還只是一個年少輕狂的十七歲高中生。
  
  那一年,總統逝世,臺灣逐漸換上了愛迪達慢跑鞋的氣氛,女人在打麻將時抱怨物價飛漲,男人忍受著下班還要做家事的生活,年輕人則忙著談情說愛。祖父就是在那時候被人殺害。
  
  祖父是山東老兵,他待家人嚴苛,對弟兄們卻很講義氣,甚至把昔日同袍的遺孤當成親生孩子般扶養。深獲人望的他,究竟為什麼慘遭殺害?祖父離世時,葉秋生沒有痛哭,但死亡疑雲卻像投入心湖的小石子,使他做什麼事都意興闌珊。在命運之線的牽引下,他決定親手揭開真相。
  
  身處時代洪流的人們,看不見彼此的淚……少年狂放不羈的成長故事,穿插著祖父之死的謎團,在歡笑與眼淚之間,令人震驚的真相從歷史之河漂流而出。七○年代的臺灣躍然紙上,人物彷彿擁有穿透書頁的熱量,讓每一個世代的讀者,都在少年葉秋生的身上看見了與自己重疊的身影。


  我較常接觸的書籍是娛樂小說與科普兩大類,而這本小說雖然在大
 眾小說類別的直木賞中獲獎,但很難說是娛樂傾向的故事,反而更偏
 向我不習慣的文青風格。

  雖然在封底的文案提到祖父之死與親手揭開真相,但這兩者只作為
 開場與收尾之用,如果因為這個廣告詞而翻開這個故事,一定很疑惑
 為什麼案件發生後都沒有在從事揭謎的工作,只在最後因為意外與巧
 合而突然回到主線。

  至於填補在故事中間的則有外省老兵對故鄉的思念、本省與外省的
 衝突、本省人對生活被破壞的不滿、學生對未來的不安與迷惘、兄弟
 或者同儕之間的義氣、初戀的苦澀、服役的無奈、作為生活一部分的
 信仰等等,混雜起來構成了蔣經國時代的臺灣。

  只是,正如同作者本人的自我介紹:五歲時就離開臺灣移居日本,
 流這個故事蛻變自父親真實的成長經歷,也就是,故事的資料來自於
 他人,經過吸收後重新構築一個臺灣,但,像我這樣生長在臺灣的讀
 者,有些事經歷過、有些事聽父執輩說過,也會在回憶中形成一個臺
 灣,而這個臺灣多少跟他筆下的臺灣不一致,像是故事中的臺灣,關
 羽是屬於陰神信仰,這真的是我生眼睛發眉毛第一次聽到的說法。


  所以,以娛樂故事論,結構上有毛病,而帶有愁滋味的文青風,卻
 因為不同的臺灣而無法融入,對我而言,是無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