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偽物語 上
在「火炎姊妹」擔任實戰的阿良良木火憐。
曆的這位妹妹所對抗的,並非「怪異」之物,而是「虛偽」之物!?
《化物語》後續的故事,由此展開——
這就是現代的怪異!怪異!怪異!
青春,是一場追求真實的戰鬥。
我喜歡新房昭之跟西偉維新聯手的物語改編動畫版,但西尾維新原
著的小說即使看到第四集還是難以接受,或許有個原因是出自小說的
篇幅多著墨在人物對談上,而且是跟主題較無關的相聲式閒聊,扣除
這些後,僅剩餘少量篇幅在鋪陳用的對談跟展開故事,而這兩方面的
連接性又不強,無法用故事來詮釋、來補強對談。
比方說,阿良良木曆教訓妹妹的「正義的第一條件不是正確,是強
。所以正義必勝。妳們差不多該理解這一點了。在沒能理解這一點之
前,妳們的所作所為永遠都只是--正義使者的遊戲。」
阿良良木曆如此說道,但後續的故事沒有循著「強」與「正義」的
路線發揮下去,補足這句話的強度,只是讓貝木泥舟自己選擇離開罷
了,這樣讓話語單獨存在,頗有讓人質疑的地方。
比方說,「何時才是判斷勝利的時點?」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虛竹
破解珍瓏棋局時要先死才能再活,虛竹第一次落子時自殺,按阿良良
木曆的話豈不錯了,但換得活路後破解無涯子擺設的棋局,照阿良良
木曆的話又變成正確了,連棋局這種可以終局判斷勝負的遊戲都有分
段落的優勢或落後,更何況是漫漫人生,終點何在?要在什麼時候斷
勝利失敗?蓋棺論定嗎,阿良良木曆的信條缺乏故事配合實在顯得過
份蒼白了。
又或著,太多的形容詞跟太少的人物表現也搭不起來,比方說,貝
木泥舟的評價是「不詳」可是拿他跟阿良良木火憐的對話來看,火憐
問貝木在想什麼,為什麼要這麼作?貝木的回答是「我進行貪婪的生
意是理所當然--因為我是騙徒。」
題目問理由,回答卻是這職業就是這樣,迴避出題者問題的為什麼
這樣做?為什麼選這職業?只重複描述職業(內容)=職業(名稱)
,這不就是俗稱的跳針嗎,這種人只會被輕視,要讓人覺得不祥實在
不可思議了。旁白跟作者寫角色的功力有相當落差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