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翻了本普洱茶的入門介紹書,不過在第一章就感受到刺眼,導
致對書中資訊的信任直接降低,雖然還是半信半疑的看完,但以導覽
書籍只能說是可惜了。
開門見山的提到:「普洱茶始於商周,產於西漢,傳於三國,商於
唐朝,得名明代,盛於清朝,衰於民國,享譽現代。」跟熟知的於明
朝才有普洱這個名詞誕生的歷史不同,前面多了四個時代,而作者附
了兩個佐證,關於唐代,是說當地人把茶葉和蔥、薑、桂一起煮飲,
偏偏這和普洱是不一樣形式的茶飲,只能說當時有茶這種東西;至於
始於商周更是只有提到巴蜀有茶上貢。
再下一頁,以宋記錄提到唐時:「西籓之用普茶,已自唐代。」普
洱是明才有的名詞,要用宋的記錄中有一個字相同來稱兩者是一樣的
東西,真的很有混過去的感覺。
雖然明白東拉西扯建立自己的系譜,以歷史來建立自己的重量是很
合理的作法,但要是過頭了,反而會讓信任值下降,得不償失。
不過也有部分提到作者的經驗,這邊倒是可以看看,像這頁提到的
兩岸對於普洱認知的不同,我也曾碰過,
這裡是以動漫小說為主的部落格,只有時會提到博客的愛好,自然
是少回應,但有一次,一位來自中國的同好提到他品飲普洱的經驗並
不好,形容的不是我知道的普洱(生)茶,這個一點點的不對勁埋在
心中,後來看到更新資訊才知,大約有七成的產量製成普洱熟茶,只
有三成才是普洱生茶,因此主流認知提到普洱茶就是普洱熟茶。
這種我一樣遇過的體驗,就比資訊有趣多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